“在城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障作用尤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无锡市副市长、民盟无锡市委主委高亚光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企业技术人员到城市管理者,高亚光经历过公司技术被侵权的无奈,也调研过基层创新成果保护工作遇到的难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有着深切的体会。她表示,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这些政策措施在基层同等、有效地落实是关键。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要求,健全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这一点十分重要,应当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对于区域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高亚光表示。
在实践调研中,高亚光发现,当前区域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还存在各地法规执行标准不一、联合执法信息不畅通、司法审判供给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高亚光认为,当前,包括无锡市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着手构建的区域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疏通堵点方能进一步推进。为此,她建议,由各级人民政府及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联合各级法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统一执法及司法尺度。建立资源共享、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定期反馈执法及司法标准的实施情况,优化细化司法行政标准,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协作。
她同时建议,设立区域内线索与信息共享、协作或移送办案、协助调查与执行的有效通道,推动检验、检测、鉴定结果互认,提高联合执法效率;进一步布局增设区域性知识产权法院或知识产权法庭,深化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的试点工作,组建速裁审判团队,满足区域知识产权纠纷的审判需求;构建以区域性专门审判机构为核心的统一跨区域立案机制,发挥跨区域巡回审判、远程审判、统一管辖等职能;在区域内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等平台,多措并举做好区域间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
“推动区域间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同保护,将对城市的创新能力提升、招商引资带来积极影响。这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走向纵深,在行政和司法的具体实践上得到落实。”高亚光说。(记者 吴珂)